現如今刮起“互聯網”風,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社會,推出了“無現金”時代。產生了“共享單車”、“共享汽車”、“美團外賣”“滴滴打車”等軟件。人們越來越享受這些軟件帶來的便利,越來越多的人選擇“互聯網”上大展身手,反而機械工業市場卻波瀾不驚,久久沒有動靜——是工程機械市場不需要轉型嗎?是工程機械后市場沒有打造和延伸的空間嗎?答案是否定的—各種傳統機械廠商也在焦慮如何轉型,互聯網企業也希望能夠“+”工程機械,能夠在傳統領域開拓出一片柳暗花明。
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梳理機械工業的發展史,進行一番“勝卻良辰美景無數”的展望!
機械工業是指生產機械產品的工業部門。由于“機械產品”的不同,可分為廣義和狹義。廣義的機械工業包括農業機械制造工業、工業設備制造工業、交通運輸設備制造工業、建筑及筑路機械制造工業、生產用其他機械制造工業和金屬品制造工業、生活用機械制造工業、電子工業、日用金屬品工業及金屬品修理工等。
小編帶大家來看看機械工業的發展史,從無到有,從艱難突破到高頭猛進!
1949年以前,中國的機械工業基礎十分薄弱,僅在上海、天津、沈陽、大連等沿海城市有些技術落后。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,機械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。截至1980年,僅機械工業部系統,就擁有機床、發電設備、冶金設備、礦山設備、通用機械、汽車、軸承等近100個行業,能生產2.6萬多種機電產品,為全國3000多個大中型建設項目提供了大量的機械設備,其中還有一批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重大成套設備。還生產了一批技術水平較高的設備,各類高精度機床已發展到110種,并已向9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機床、鍛壓設備、冷凍設備、電動機、軸承、量具、刃具等 137種產品。1952年9月,一機部從建國就成立的重工業部分離出機械工業管理局。其職能為主管民用機械、電信、船舶工業;它和第二機械工業部同時成立,后者主要負責軍工、核工業等。
在改革開放的時代,1980年以后,機械工業得到了很大發展。成立了國務院機械工業委員會(隨后更名為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),統一領導和歸口管理機械工業。國務院副總理薄一波兼任主任。后來并入到國家經濟委員會。機械部的民用機械與軍工裝備的發展協調,一直在嘗試著各種可能。1985年,機械工業全行業產值達2235億元。
既然我們的機械工業曾經這么優秀,那么到底是什么導致的機械工業下滑呢?
行業痛點分析
1、目標用戶分析。
工程機械(挖掘機等)的擁有者,分為企業和個人兩種。企業會養好幾輛到幾十輛車不等;方便出租或者大型工程使用;人擁有者主要是為家庭或個人接活使用。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,受經濟壓力往往可能會拆卸GPS、人車消失等。
2.售后服務的跟蹤
對于機械(挖掘機等)市場而言,設備擁有者居住地點十分分散,分布密度非常低。
由于距離遠,從而導致各大品牌的售后服務無法有效跟蹤解決,而這一點也是機械生產方不愿意看到的,有效的售后服務是延長產品生產鏈、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,尤其在行業競爭日益的今天,只有做好服務才能促進市場。
3.維修配件使用原廠的比例低
維修價格過高,并且維修設備配件使用不合理,使用原廠配件的比例較低。
大家都知道互聯網時代到來,機械行業已經不能再“閉門造車”,為了提升企業對市場和用戶的反應速度,企業必須走向高效和敏捷的虛擬化和扁平化。機械制造業由原先傳統的通過中介面向客戶到直接面向客戶,這一發展原有體系受到劇烈沖擊。那樣怎么做機械制造業才能沖破“牢籠”?在這種物資極度發達、社交工具飛速發展、電子商務極度繁榮的消費互聯網時代,通過互聯網的社會化連接,通過硬件、軟件、智能終端以及3G、4G、WiFi構建實時連接的虛擬網絡,實現任何時間、任何地點、任何人的動態、多元、交互連接,通過移動辦公、協同辦公打破時間、空間。